1定干
栽植后要立即定干。定干高度,因栽培方式、選擇樹形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疏散分層形和單層高位開心形梨樹,其定干高度為80—100厘米。棚架式栽培的梨樹,定干要略高一些,在100厘米左右。采用“y”字形栽培的梨樹,定干要略低一些,在70厘米左右。定干時要將距地面40厘米以下的枝芽全部抹除。
2查苗補苗
定植苗木發芽后,要及時檢查成活率。對已經的株,及時補植,覆膜,以利于成活。為了滿足修剪的需要,金果梨苗規格,發枝量較少時,可在缺枝部位選擇較好的芽體,涂抹發枝素或進行刻芽,以促發分枝。
肥水管理
新梢長出10厘米左右時,追施-氮肥,用量為每株10—20克。進入9月份,應控制施肥,或噴布生長,使植株及時停長,充分木質化,積累較多的養分,有利于越冬和提早結果。
病蟲害-
苗木在生長季節,經常會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對于這些病蟲害,要及時發現,及時-,以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長。在春季,害蟲對嫩芽危害十分猖獗。主要有蘋毛金龜子、黑絨金龜子和梨莖蜂等。通過套塑料袋,既可以保持袋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避免苗木抽干,而且發芽快,成活率高,同時還可防止金龜子、梨莖蜂的危害。其具體操作方法是,用自制的長100厘米左右、寬10厘米左右的塑料筒,套在植株上,將底部壓實。待芽體萌發后,分步除袋,即按芽體萌發的順序逐個破洞,在新梢長出3厘米左右時,選擇陰天或傍晚-除袋。
金果梨苗規格不僅干性強,且頂端-。幼年梨樹成枝力低,但萌芽率高,枝條脆硬,果臺枝后期易形成結果枝群。
為使幼旺梨樹盡快進入結果期,應加強梨樹的夏季修剪。改變不重視梨樹夏季修剪的管理模式。要通過修剪控制強旺枝的生長,促進花芽分化、并盡快成形。
夏剪時間:在北京、河北省部分地區梨樹夏剪適宜時間為6月中旬,其他地區可在6月上中旬。
夏剪方法:主要有疏枝、短截、拿枝、摘心等。成枝力弱的品種如鴨梨、酥梨等可對幼樹的競爭枝、徒長枝、直立旺枝進行摘心,控制其生長,促使其成為骨千枝。對于競爭枝、可繼續摘心,待其長到20厘米可輕度控制摘心。
對于成枝力強的品種如京白梨,可對其徒長枝、競爭枝、直立枝采取疏枝與短截相結合。6月上旬可疏除密擠枝,對有發展前途的旺枝,可進行重截,以截后枝條基部留下3?5片葉為宜。
對已進入結果期的大年梨樹,長果臺副梢要輕摘心,以促進果枝增加小年的產量。
對已進入緩慢生長期的幼樹徒長枝,背上直立枝,可疏剪與重短截相結合,對當年未結果的枝組可適當回縮,以節約養分,促進成花。
對樹干上的直立枝條除少量斜生枝外(或已改變角度者),一般應疏除,對競爭枝和正處于生長期的直立枝,可留15厘米進行摘心。
梨苗需水較多,耐濕性較強,成熟期的土壤濕度對晚秋黃梨的果實品質影響較大。一般土壤含水量在50%一70%時有利晚秋黃梨生長,土壤含水量不足時,會導致枝葉萎縮和落花落果,植株枯死。晚秋黃梨雖然耐濕,但在排水-條件下,土壤含氧降至2%以下時,根系生長和吸收能力下降,樹勢明顯削弱。因此,2—3月要澆一次花前水,新梢生長期和果實膨大期(4—5月)每15天澆一次水。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防滂。
新植幼樹定干后,入春后會發出5—6枝新梢,當年全部讓其生長,到落葉后選方向適宜、角度適當,生長勢比較好的3-4枝作為一層主枝,并進行適當剪截,選留的干留40—50cm后短截。其下部分枝全部疏除。第二年夏季修剪時,將一層主枝拉開成60—70度角并使其定形。所形成的側枝進行摘心,冬季修剪時疏除一層主枝上的背上枝,主枝延長頭短截。-干上發出的新梢按方位和長勢選留2枝作為第二層主枝并短截,第三年夏剪時將其拉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