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學會印刷露白排除方法
1、先檢測未印刷的紙板厚度值,再檢查紙板從送紙單元出來后的紙板厚度值,看紙板是否有被送紙輪壓潰。如果壓潰了先解決紙板壓潰的問題,送紙間隙是紙板厚度-0.3mm。
2、檢查印刷版壓是否正常,可以查看印刷版面是否有足夠的油墨量。印刷版硬度實地版適合在34-36度。
3、以上都無誤再增加印刷壓力值,壓力值不應過大,過大容易產生印刷糊,印刷慢磨損加快。
當然,如果印刷油墨粘度正確,印刷版、網紋輥---還是出現印刷露白現象,主要調整方向以油墨工藝為---,印刷壓力切勿一直加大,可以繼續提高油墨粘度,及油墨的滲透性。也可以將印-調整為隔張送紙狀態進行印刷。
1.開印前,要憑經驗做好預調工作
首先,根據打樣稿或印版圖文面積,粗略調節各色組墨斗的下墨量。在配有墨色遙控系統的機器上,這項工作更易完成。對此應有八成以上的估算,不要在印刷時邊印邊大范圍地調整墨量,以免造成很大的色差。
2.正確調節水、墨輥壓力
在印刷過程中,印版圖文部分必須得到連續不斷、均勻適量的油墨,才能獲得墨色一致的印品。因此,墨輥與墨輥之間、墨輥與印版之間,必須保持恰當的接觸和滾動關系,以實現油墨的---傳遞。如果這項工作做得不細致,不正確,墨色就不會保持一致。因此,每次安裝水、墨輥時,都堅持采用軋墨杠的方法來逐一調節它們之間的壓力,而不用塞尺試拉力的傳統方法,因為后者因各種人為因素導致的實際誤差較大,不干膠商標印刷,在多色、高速機上更要禁用。至于軋墨杠的寬度,一般以4~5mm為宜。先調節傳墨輥與串墨輥之間的壓力,再調節著墨輥與串墨輥、印版滾筒之間的壓力,后再調節傳水輥、靠版水輥、串水輥、中間輥相互之間的壓力,還有靠版水輥與印版滾筒之間的壓力,這幾個水路之間的墨杠以6mm為宜。
3.實現水墨平衡
眾所周知,水墨平衡是膠印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造成水大墨大,使油墨發生水包油型乳化,不干膠印刷,印品當然就不會理想。通過長期實踐,筆者摸索出了一些技巧。
四、油墨的性質
印刷品的終效果和油墨的理化性能密切相關,油墨的組分決定了油墨的性質:
01顏料顆粒的大小及其分散程度
雖然墨膜毛細管的作用是形成印刷品光澤的重要因素,但是,分散狀態下的顏料顆粒的表觀大小更重要,特殊不干膠印刷,它直接決定墨膜毛細管的狀態。因而,顏料顆粒小,分散---,有利于形成平滑的墨膜,對于提高印品光澤也是非常有利的。
02連接料的粘度與顏料的含量
根據界面化學原理,毛細管滲透速度與液體粘度反相關,即滲透速度隨粘度的增加而降低。油墨顏料顆粒間形成的毛細管網絡結構是決定印刷品光澤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壓印瞬間,油墨被整體地壓入紙張較大的孔隙內;在壓印后,連接料開始從油墨分離,滲入紙張較小的孔隙內。因此,油墨膜毛細管的大小決定著連接料的分離量。毛細管保留連接料的作用比印刷壓力把連接料壓入紙張孔隙的作用大得多。
03干燥時間
墨膜在紙面迅速干燥可以減少連接料滲入紙張孔隙的量,從而提高墨膜的光澤度和平滑度。墨膜的光澤度高就意味著表面的鏡面反射程度比較高,這樣人眼在大部分情況下能看到表面反射的白光要比光澤度低的墨膜少得多,使得色彩的飽和度更高,所以光澤度高的印品看起來色彩鮮艷、飽滿。專色油墨的印刷墨層大部分是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不干膠標貼印刷,在選擇油墨配方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到墨層的透光性對專色印刷的影響。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印刷專色油墨的印刷色差原因,產生專色油墨印刷色差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材料的性能、油墨的性質、印刷條件、印刷品的表面整飾,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專色印刷過程中的色彩再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