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的固件主要包括bios或uefi、bmc、cmos,os包括32位和64位。
1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即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服務器啟動后先運行的軟件。它包括基本輸入輸出控制程序、上電自檢程序、系統啟動自舉程序、系統設置信息。
bios是服務器硬件和os之間的抽象層,用來設置硬件,為os運行做準備。bios設置程序是儲存在bios芯片中的。bios的進化版本是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interface,即統一的可擴展固定接口。這種接口用于操作系統自動從預啟動的操作環境,加載到一種操作系統上,從而使開機程序化繁為簡,節省時間。
2bmc
baseboard management montroller即基板管理控制器,主要是對服務器進行監控和管理。bmc可以在服務器未開機的狀態下,對機器進行固件升級、查看機器設備等。
3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是電腦主機板上一塊特殊的ram芯片,塔式服務器批發,是系統參數存放的地方。cmos存儲器用來存儲bios設定后的相關參數。
4os
operating system即操作系統,對服務器軟硬件及數據資源進行管理調度。os主要分為32位和64位,os的位數版本決定了計算機處理器在ram隨機存取儲存器處理信息的效率,64位版本比32位的可以處理更多的內存和應用程序。
根據體系結構不同,服務器可以分成兩大重要的類別:ia架構服務器和risc架構服務器。
這種分類標準得主要依據是兩種服務器采用得處理器體系結構不同。risc架構服務器采用得cpu是所謂的精簡指令集的處理器,精簡指令集cpu的主要特點是采用定長指令,使用流水線執行指令,這樣一個指令的處理可以分成幾個階段,處理器設置不同的處理單元執行指令的不同階段,河北服務器,比如指令處理如果分成三個階段,當第n條指令處在第三個處理階段時,第n+1條指令將處在第二個處理階段,第n+2條指令將處在初個處理階段。這種指令的流水線處理方式使得cpu有并行處理指令的能力,這使處理器能夠在單位時間內處理更多的指令。ia架構的服務器采用的是cisc體系結構,即復雜指令集體系結構,這種體系結構的特點是指令較長,指令的功能較強,單個指令可執行的功能較多,這樣我們可以通過增加運算單元,使一個指令所執行的功能能夠同時并行執行來提高運算能力。長時間以來兩種體系結構一直在相互競爭中成長,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ia架構的服務器采用了開放體系結構,因而有了大量的硬件和軟件的支持者,在近年有了長足的發展。
低能耗
在信息時代,技術---的重中之重,機架式服務器價格,也是降低資源消耗的主要途徑,云計算技術---推廣,在it界大量推廣云計算技術。計算機服務器虛擬化是提升資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徑,也可以對能耗進行合理的管理。虛擬化技術則可以模擬出不同場景,從而實現對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硬件及軟件進行全方面系統的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顯示在界面上,提醒相關人員及時處理,從而達到降低能耗,實現綠色發展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