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基礎處理基礎表面應進行鑿毛處理。清潔基礎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浮灰、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灌漿前24小時,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灌漿前1小時,清除積水。
二步:支摸1、按灌漿施工圖支設模板。模板與基礎、模板與模板間的接縫處用水泥漿、膠帶等封縫,達到整體模板不漏水的程度。2、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漿施工。3、模板頂部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4、灌漿中如出現跑漿現象,二次灌漿料廠家,應及時處理。
1.冬期施工,工程對強度增長無特殊要求時,灌漿完畢后露出部分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保溫材料。起始養護溫度不應低于5℃。在負溫條件養護時不得澆水。
2.拆模后水泥基灌漿材料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大于20℃,山西二次灌漿料,應采用保溫材料覆蓋保護。
3.如環境溫度低于水泥基灌漿材料要求的施工溫度或需要加快強度增長時,二次灌漿料公司,可采用人工加熱養護方式;養護措施應符合現行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的有關規定。
1、支座安裝部位的支承墊石表面鑿毛,清除留在地腳螺栓孔中的雜物,然后用水將支承墊石表面浸濕飽和,但施工時不得有明水。2、安裝支座就位,用小鋼楔塊楔入支座四周,將支座調整到設計標高,在支座底面與支承墊石之間應留有20-30mm空隙。
3、仔細檢查支座中心位置及標高后,安裝灌漿用模板,模板與墊石頂面應采取-措施,防止在重力灌漿時發生漏漿。采用重力灌漿方式灌注td-a2型支座灌漿料。灌漿前應初步計量所需漿體體積,實際灌注漿料數量不應與計算值產生過大誤差,防止中間缺漿。
4、水料比=0.135-0.14(重量比)配制。應先將水加入攪拌桶內,二次灌漿料銷售,然后逐漸加入稱量好的灌漿料,邊投料邊用電動攪拌槍進行攪拌,直至粉料全部加完,再繼續攪拌2-3分鐘,使漿料均勻。攪拌好的漿料應在10分鐘內灌注完畢。
5、待灌漿材料達到規定強度后,拆除模板及鋼楔塊,檢查是否有漏漿,對漏漿處和鋼楔塊抽出后的間隙進行補漿,擰緊地腳螺栓,然后安裝梁體支座底板及支座密封圍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