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晚-苗枝組回縮。枝組回縮1/2~2/3,同樣選留好剪口枝,使枝組枝重新延伸。剪口枝剪留長度10~15厘米。后是新梢處理。選擇中庸健壯新梢,10厘米左右留1個,留2~4節短截。再發出的新梢副梢,去強去弱留中庸,培養來年結果枝。除以上方法外,也可以進行樹形轉化,例如由紡錘形變為水平扇形,或扁紡錘形,或柵籬形。方法是,在中心干離地面0.5米處南北各留一個主枝,向上0.8米第二層南北各留一主枝,再上0.7米各一主枝,濰坊晚-苗,下長上短,基本拉平,溫室后部3層,晚-苗規格,中間2層,前部1層。中干和主枝上每10厘米左右留1個新梢,左右分布,留2~4個芽短截。
晚-苗結果枝培養:回縮后的新梢萌發副梢后,進行夏剪,對過多、過旺的新梢及時疏除,留中庸枝、平斜枝培養結果枝。個別較壯新梢,在有空間的情況下,可在15~20厘米時摘心,利用三次枝培養結果枝。土地提醒:摘心只能進行*,分枝級次越多,花芽分化越不好。在樹體成型后,生產上不提倡用摘心方法。通過培養結果枝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調整新梢密度,使每畝保留1.2萬~1.5萬個新梢。二是調整新梢的整齊度,使留下的新梢均勻一致,便于利用多效唑抑制新梢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據試驗,晚-苗土壤有機質達到6%,桃樹根系很少發生病害,生理病害如裂果、落果、流膠等降低或沒有。增加土壤有機質方法:增施有機肥、微生物菌劑、生物有機肥、農家肥、生草種草等。禁止盲目澆水,-是膨大著色上糖期,更要注意科學澆水,土壤墑情不低于45%不澆水,即使澆水也要隔行澆,水過地皮濕,采摘前15天適當控水,能-提高含糖量,增加果實品質。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豐產穩產,才能占領消費市場。
包括晚-苗骨架培養,枝組更新,夏季修剪、秋剪等工作,把一系列修剪工作做好了,平衡樹勢。枝勢就達到了,通風透光問題就解決了,花芽就好了,母壯兒肥就有了保障。但枝組更新是豐產穩產的環節,技術要求。它必須根據品種、砧木、長勢育萌芽率高低來操作,主枝、枝組、育芽率低的品種-一疏一留的手法,容易造成沒芽而不發枝,人為造成光腿現象發生,可采用雙枝更新或單枝更新有芽眼可疏,無芽結果枝短截留芽方法進行。單枝更新就是長放修剪法,晚-苗結果后冬剪可回縮到分枝處。樹勢不一樣、枝勢不一樣,要區別對待,就是弱樹要重少留結果枝,強樹要輕多留結果枝,弱枝回縮,強旺枝長放相結合,合理留枝,合理留果。
如果晚-苗地上部的葉片完整,有足夠的光合產物輸送到根部,就可以為傷根的恢復和新根的發生提供足夠的營養供應,晚-苗供應商,使根系的活力迅速恢復,增強對鈣、磷等礦質營養的吸收能力。根系具有貯藏功能,大量新根,可以提高樹體的營養貯藏“庫容”,但不提倡開春施肥斷根。因為開春斷根,會使根系貯藏的養分白白浪費。適量的水分供應是維持樹體生命和取得產量、獲得效益的條件。所謂的適量,就是要適應晚-苗果樹的生理發育習性,該澆水就澆水,該控水就控水。
土壤中的礦質營養被晚-苗果樹吸收后,一大部分轉化、存在于果實中,這就等于拿走了土壤中的礦質營養元素。因此,養分歸還學說認為:從土壤中拿走什么就應補充什么,拿走多少就應補充多少。從這個-講,晚-苗市場價格,不足量施入肥料,土壤就會越來越貧瘠,果樹產出能力就越來越低。-事實證明,凡是連年高產、穩產的果園,無一不是重視肥料投入的。
因此,在果園施肥上提倡有機、無機、生物菌三結合,單一依靠大化肥的施肥方式持續得越久,對果園土壤的傷害越-,在加大有機肥投入的同時,加大生物菌肥的使用,是果園施肥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