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安裝采用人工安裝,槽-不大時可由人工扛管下槽,槽深大于3m或管徑大于公稱直徑dn400
時,可用非金屬繩索溜管入槽,依次平穩地
放在砂礫基礎管位上。嚴禁用金屬繩索勾住兩端管口或將管材自槽邊翻拋入槽中。
穩管前,對基礎設計高程和中線位置進行檢查,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穩管,同時需做好管道安裝的高程和中線的測量定線工作。
因管道接口為膠圈接口,故管道在頂進過程中,不得-頂進,以防損壞
管口,頂進-符合技術規范要求。有問題的管子嚴禁下槽,不銹鋼波紋管,安裝后的管內底高程符合規范要求。
承插式hdpe雙壁波紋排水管道接口所采用的密封膠圈,應采用耐腐蝕的橡膠材料制成。密封膠圈使用前必須逐個檢查,不得有割裂、破損、氣泡、飛邊等缺陷。 清理管膛、管口:將承插口內的所有雜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凈,然后在承口內均勻涂抹非油質潤滑劑。 清理膠圈:將膠圈上的粘接物清擦干凈,并均勻涂抹非油質潤滑劑。 插口上套膠圈:密封膠圈應平順、無扭曲。安管時,膠圈應均勻滾動-,放松外力后,上海波紋管,回彈不得大于10mm,把膠圈彎成心形或花形(大口徑)裝入承口槽內,并用手沿整個膠圈按壓一遍,-膠圈各個部分不翹不扭,均勻一致卡在槽內。
3.3.1 合流管渠的設計流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q= qd-m + qs = qdr+ qs
(3.3.1)
式中:q-設計流量(l/s);
qd-設計綜合生活污水設計流量(l/s);
qm -設計工業廢水量(l/s);
qs-雨水設計流量l/s;
qdr-截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量l/s。
3.3.2 截流井以后管渠的設計流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q
=(n0+1) qdr+ q
s + q
dr (3.3.2)
式中:q
-截流井以后管渠的設計流量l/s;
no-截流倍數;
20
q
s-截流井以后匯水面積的雨水設計流量l/s;
q
dr-截流井以后的旱流污水量l/s。
3.3.3 截流倍數no應根據旱流污水的水質、水量、排放水體的衛生要求、
水文、氣候、經濟和排水區域大小等因素經計算確定,雙壁波紋管,一般采用 1~5。在同
一排水系統中可采用同一截流倍數或不同截流倍數。
3.3.4 合流管道的雨水設計重現期可適當高于同一情況下的雨水管道設
計重現期。
hdpe雙壁波紋管
2.1.50 缺氧 anoxic
污水生物處理中,溶解氧不足或沒有溶解氧但有硝態氮的環境狀態。
2.1.51 生物硝化 bio-nitrification
污水生物處理中,在好氧狀態下,硝化系菌將氨氮氧化成硝態氮的過程。
2.1.52 生物反硝化 bio-denitrification
污水生物處理中,在缺氧狀態下,反硝化菌將硝態氮還原成氮氣,去除
污水中氮的過程。
2.1.53 混合液回流 mixed liquid recycle
將好氧池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以增加供反硝化脫氮的硝態氮的過程。
2.1.54 生物除磷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時,將活性污泥交替在厭氧和好氧狀態下運行,能
過量積聚磷酸鹽的積磷菌-勢生長,使活性污泥含磷量比普通活性污泥高。
污泥中積磷菌在厭氧狀態下釋放磷,在好氧狀態下過量地攝取磷。經過排放
富磷剩余污泥,其結果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可去除污水中更多的磷。
2.1.55 缺氧/好氧脫氮工藝 anoxic/oxic process (ano)
污水經過缺氧、好氧交替狀態處理,以提高總氮去除率的污水處理方法。
2.1.56 厭氧/好氧除磷工藝anaerobic/oxic process (apo)
污水經過厭氧、好氧交替狀態處理,以提高總磷去除率的污水處理方法。
2.1.57 厭氧/缺氧/好氧脫氮除磷工藝anaerobic/anoxic/oxic process(aao,又稱
a2
/o)
污水經過厭氧、缺氧、好氧交替狀態處理,以提高總氮和總磷去除率的
污水處理方法。
2.1.58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equencing b-h reactor (sbr)
在同一個反應器中,按時間順序進行進水、反應、沉淀和排水等工序的
污水處理方法。
2.1.59 充水比 fill ratio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藝一個周期中,進入反應池的污水量與反應池有效
容積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