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油干脆
供油干脆即供油迅速開始和斷然結束。在柱塞偶件的上端面上,裝有另一副偶件出油閥與出油閥座,稱為出油閥副。出油閥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噴油泵供油開始及時迅速而停油干脆利落。
出油閥上部有一圓錐面,出油閥彈簧將此錐面壓緊在出油閥座上,使柱塞上部空間與高壓油管隔斷。錐面下部有一圓柱形的環帶稱為減壓環帶,減壓環帶與出油閥座的內孔配合,也具有密封作用。減壓環帶下面的閥桿上銑有四個直槽,使斷面呈十字形。十字部分在出油閥升降時起導向作用,而四個溝槽則是柴油的通路。
當柱塞開始壓油至柴油壓力超過出油閥彈簧彈力時,出油閥開始升起,但并不出油,當出油閥升至減壓環帶下邊緣離開出油閥座孔時,高壓柴油才通過十字槽、高壓油管流向噴油器,使供油迅速開始。
當柱塞斜槽邊緣與回油孔接通時,高壓柴油即倒流入低壓油腔內。出油閥在出油閥彈簧及高壓柴油的共同作用下迅速下落,高壓油管中的油壓迅速降低。
當減壓環帶的下邊緣進入出油閥座的內孔時,柱塞上部的油腔即與高壓油管隔斷。隨著出油閥的繼續下落直至圓錐面落座,出油閥上方的高壓油腔讓出了一部分容積,因而高壓油管中的油腔容積突然增大,油壓又迅速降低,噴油立即停止,這就-了噴油后期燃油的霧化,同時防止出現二次噴射和滴漏現象。此外,由于出油閥錐面與閥座配合嚴密,使高壓油管中能保留一定量的柴油和保持一定的剩余壓力,使下次供油比較迅速,且供油量較為均勻穩定。如減壓環帶磨損或間隙過大,使密封-,就會導致柴油機工作性能惡化。出油閥副也是成對進行選配并精細研磨而成的偶件,在使用時不能隨意更換。
裂紋的修理方法
汽缸體和汽缸蓋裂紋的修理,應根據其的程度、損傷的部位及自身修理條件和設備狀況,確定其修理方法,常用的修理方法有五種。
環氧樹脂膠粘接環氧樹脂粘接具有粘接力強、收縮小、耐疲勞等優點,同時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其主要缺點是不耐高溫、不耐沖擊等,而且在下一次修理時,經熱堿水煮洗后會產生脫落現象,需要重新粘接。所以,汽缸體和汽缸蓋除燃燒室、氣門座等高溫區域外,其余部位均可采用這種方法進行修復。
螺釘填補這種方法適用于某些受力不大,強度要求小和裂紋范圍較短一般在50mm以下的平-位,其修理較高,但較費工時。具體的填補工藝如下。
a.在裂紋兩端各鉆一個-孔,以防止裂紋的繼續延伸。
b.沿裂紋鉆孔3、4、5,孔的直徑視螺紋的直徑而定,并-孔與孔之間重疊1/3孔徑
c.在上述1、2、3、4、5孔中攻出螺紋。
d.在攻好的螺紋中,擰入預先鉸好螺紋的紫銅桿擰入部分漆以白漆,擰好后切斷銅桿,使切斷處高出裂紋表面1、1.5mm。
e.巳在已經切斷的螺桿之間鉆孔6、7、8、9,按照上述方法攻螺紋并擰入螺桿,使之填滿裂紋,形成一條螺釘鏈。
f.為使填滿緊密起見,應用手錘在已切斷的螺桿之間輕輕敲打,后用銼刀修平,-時可用錫焊,以防滲漏。
補板封補在汽缸體、汽缸蓋受力不大的部位上,如裂紋較長或有破洞時,在破損處的四周采用補板封補。
a.在各裂紋端部鉆孔,-其延伸。
b.用3、5mm厚的紫銅板或1.5、2mm厚的鐵板,截成與破口輪廓相似,四周大于破口154~20mm的補板。如的表面有凸部分,需在補板上敲出同樣凸起形狀,使整個補板能與封補部位的表面貼合。
d.將補板按在破口上,從補板孔中用劃針在汽缸體上做出鉆孔記號移去補板后,在記號處鉆出-約10mm的孔,并攻出所需直徑的螺紋。
e.在汽缸體與補板之間,填入涂有白漆的石棉襯墊,然后用平頭螺栓將補板緊固在汽缸體上,-時將補板四周用小錘敲擊,并進一步擰緊螺栓,以增加其密封性。
焊補汽缸體與汽缸蓋的裂紋,如發生在受力較大或溫度較高的部位,以及用以上幾種方法不易操作的部位,多采用焊補法修復。其焊補工藝如下。
a.在裂紋兩端各鉆一個3~5mm的孔,防止裂紋的延伸。
b.按具體情況,將裂紋鑿成60°~90°的v形槽,并清理干凈,露出光澤。
c.采用電焊時,應使用直流電焊;采用焊時,應將缸體或缸蓋墊平,將焊區緩慢預熱至500℃左右,焊補后加熱至500~550℃保持1h,然后在不少于16h內緩冷至常溫。
堵漏劑堵漏堵漏劑通常是由水玻璃、無機聚沉劑、有機絮凝劑、無機填充劑和粘接劑等組成的膠狀液體。適用于鑄鐵或鋁缸體所出現的細小裂紋、砂眼等缺陷的堵漏。采用堵漏劑進行修復裂紋時,應先找出漏水的部位,確定裂紋的長度、寬度或砂眼的孔徑。如裂紋長度超過40~50mm時,可在裂紋兩端鉆3~4m的-孔,并點焊或攻螺紋擰上螺釘,防止裂紋的延伸。同時,每隔30、鉆孔不鉆通,點焊或攻螺紋擰上螺釘,避免工作中的振動使裂紋擴展。若裂紋寬度、砂眼孔徑超過0·3皿皿時不用這種方法修復。堵漏劑堵漏僅適用于小裂紋或有微量滲漏時采用。
后,需要強調的是:若裂紋發生在關鍵部位,ktaa19-g7康明斯柴油發電機,如缸孔邊、主軸承座等受力較大的部位時,一般無法修復應更換汽缸體或汽缸蓋。需-注意的是:凡經過修補的汽缸體和汽缸蓋都應進行水壓試驗,以檢查其是否有滲漏現象。
燃油箱
燃油箱的功用是儲存柴油機工作時所需的柴油。其容量一般可供柴油機連續運轉8~10h。燃油箱通常用薄鋼板沖壓后焊接而成,內表面鍍鋅或錫,以防腐蝕生銹。
油箱內部通常用隔板將油箱隔成數格,防止設備工作時振動引起油箱內的柴油劇烈晃動而產生泡沫,影響柴油的正常供給。油箱上部有加油口和油箱蓋,加油口內裝有銅絲網,以防止顆粒較大的雜質帶入油箱內。油箱蓋上有通氣孔,保持油箱內部與-相通,防止工作過程中油面下降使油箱內出現真空度,使供油不正常。
在油箱下部有出油管和放油開關,出油管口應高出油箱底平面適當高度,以免箱底沉積的雜質由出油口進人供油系統。油箱底部低處還應設置放油螺塞,以便清洗油箱時能將油箱底部的沉積物和水分清除干凈。在燃油箱上還應設置油尺或油面指示裝置,使工作人員能隨時觀察到燃油箱內存油量的多少,以便及時向燃油箱內添加柴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