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境署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與海洋垃圾》報告[3]中顯示,可氧化降解塑料的初期降解可能產生許多小碎片即微塑料,然而這些小碎片之后的結局卻鮮為人知。與所有降解一樣,塑料的碎裂和被微生物的轉化速度與程度取決于周圍環境。但尚未有確鑿的公開證據表明,除工業堆肥以外,可氧化降解塑料在自然環境中能夠完全礦化降解。英國---2010年的一項評估結論顯示,與傳統塑料相比,可氧化降解塑料對環境的影響并沒有降低。處理廢棄可氧化降解塑料的建議方案是焚燒或填埋。“這些可氧化降解塑料在2-5年內不會降解,它們降解前仍然是肉眼可見的垃圾。”[4]今年4月,普利茅斯大學的發布研究報告顯示[5],將幾種聲稱可降解的不同類型的塑料袋放置于開放環境、土壤、海洋和實驗室環境中,對其降解效果進行為期3年的監測,結果發現除了使用堆肥方式處理的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效果讓人滿意之外,其他方式處理包括可氧化生物降解的塑料都不盡人意。
據了解,目前完全可降解聚合物有pla、pbat、pbs、pbsa、pcl、pga等生物降解塑料。如此看來,可降解塑料品類繁多。從原料看,可降解塑料既可以來自于石化原料,也可以來自于生物質材料。從降解機理看,可降解塑料包括生物降解、光降解、氧化降解等。從降解效果看,又可分為“全”降解和“部分”降解。值得注意的是,生物降解塑料屬于“全”降解。而光降解、氧化降解等添加型降解塑料屬于“部分”降解,它們不能實現完全降解變成---co2或/和ch4等。
但是,這個方案有個缺陷,既然不能回收,那塑料袋的總量不還是上升的嘛!于是有科學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想到,我們來做可降解的塑料袋吧!你看你不用了就直接埋在土里,幾個月就消失了,多好!豈不是解決塑料袋問題!可是事情并不是這么樂觀。科學家在采用一個方案之前,尤其是塑料袋這種用量極其廣泛的產品,一定要先了解它是否會對環境帶來一些危害。你一定在想,這有什么危害啊,聚乙烯嘛,我懂,碳和氫,完全綠色無公害啊!從理論上講,如果可降解塑料袋終產物是---和水,那也挺好,但是土壤環境比實驗室復雜得多,長鏈變---,---變分子的過程是需要微生物參與的,恰恰是這些微生物,在---聚乙烯時并未完全分解,產生很多,是什么?臭名昭著的溫室氣體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