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插式連接如下dn≤500:
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接頭應采用彈性密封橡膠圈連接的承插式接口,雙壁波紋管,橡膠圈接口應遵守下列規定:
1、接口前,應先檢查橡膠圈是否配套完好,確認橡膠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4] 。
2、接口時,pe波紋管,先將承口的內壁清理干凈,并在承口內壁及插口橡膠圈上涂潤滑劑,然后將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軸線對齊。
3、接口方法應按下述程序進行:dn400及其以下管道,先由一人用棉紗繩吊住被安裝管道的插口,另一人用長撬棒斜插入基礎,并抵住該管端部中心位置的橫擋板,然后用力將該管緩緩插入待安裝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的承口至預定位置;dn400以上管道可用兩臺手扳葫蘆將管節拉動就位。接口合攏時,管節兩側的手扳葫蘆應同步拉動,使橡膠密封圈正確就位,不扭曲、不脫落。
2.1.101 好氧--- aerobic digestion
在有氧條件下,好氧微生物使污泥中的有機物進行生物降解和穩定的過
程。
2.1.102 中溫--- mesophilic digestion
污泥溫度在 33~35℃時進行的---過程。
2.1.103 高溫--- thermophilic digestion
污泥溫度在 53~55℃時進行的---過程。
2.1.104 原污泥 raw sludge
未經處理的初沉污泥、二沉污泥剩余污泥或兩者混合后的污泥。
2.1.105 初沉污泥 primary sludge
從初次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
2.1.106 二沉污泥 secondary sludge
從二次沉淀池、生物反應池沉淀區或沉淀排泥時段排出的沉淀物。
2.1.107 剩余污泥 excess activated sludge
從二次沉淀池、生物反應池沉淀區或沉淀排泥時段排出系統的活性
污泥。
2.1.108 ---污泥 digested sludge
經過厭氧---或好氧---的污泥。與原污泥相比,蘇州波紋管,有機物總量有一定程
度的降低,污泥性質趨于穩定。
2.1.109 ---池 digester
進行污泥厭氧---或好氧---的池子。
2.1.110 ---時間 digest time
污泥在---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
2.1.111 揮發性固體 volatile solids
污泥固體物質在 600°時所失去的重量,代表污泥中可通過生物降解的有
機物含量水平。
12
2.1.112 揮發性固體去除率 removal percentage of volatile solid
通過污泥---,污泥中揮發性有機固體被降解去除的百分比。
倒虹管
4.11.1 通過河道的倒虹管,一般不宜少于兩條;通過谷地、旱溝或小河
的倒虹管可采用一條。通過障礙物的倒虹管,尚應符合與該障礙物相交的有
關規定。
4.11.2 倒虹管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嘴小管徑宜為 200mm;
2 管內設計流速應大于 0.9m/s,并應大于進水管內的流速,當管內設計
流速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增加定期沖洗措施,沖洗時流速不應小于
1.2m/s;
3 倒虹管的管頂距規劃河底距離一般不宜小于 1.0 m,通過航運河道時,
其位置和管頂距規劃河底距離應與當地航運管理部門協商確定,并設置標志,
遇沖刷河床應考慮防沖措施;
4 倒虹管宜設置事故排出口。
30
4.11.3 合流管道設倒虹管時,應按旱流污水量校核流速。
4.11.4 倒虹管進出水井的檢修室凈高宜高于 2m。進出水井較深時,井
內應設檢修臺,其寬度應滿足檢修要求。當倒虹管為復線時,井蓋的中心宜
設在各條管道的中心線上。
4.11.5 倒虹管進出水井內應設閘槽或閘門。
4.11.6 倒虹管進水井的---檢查井,應設置沉泥槽。
4.12 渠 道
4.12.1 在地形平坦地區、埋設---或出水口---受---的地區,可采用
渠道明渠或蓋板渠排除雨水。蓋板渠宜就地取材,構造宜方便維護,渠
壁可與道路側石聯合砌筑。
4.12.2 明渠和蓋板渠的底寬,不宜小于 0.3m。無鋪砌的明渠邊坡,應根
據不同的地質按本規范表 4.12.2 的規定取值;用磚石或混凝土塊鋪砌的明渠
可采用 1:0.75~1:1 的邊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