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線用量的計算—五種常用線跡的理論計算公式
線跡類型 線跡代號iso4915 每米線跡的耗線量l
平車線步 301 l=1.571+0.07854dt+0.0124d√tt
單線鎖鏈線步 101 l=2.7854+0.08927dt+0.0186d√tt
三線鎖邊 504 l=4.0916+0.1893dt+0.2dk+0.031d√tt
雙針鎖鏈線步 401 l=3.7854+0.08927dt+0.02173d√tt
雙針三線繃縫線跡 406
1、l——每米長線跡的耗線量m 2、d——2cm長線跡內(nèi)的針數(shù)線跡密度 3、t——面料在壓腳壓力下的總厚度mm 4、b——雙針的針間距mm 5、k——鎖邊的切縫寬度,即刀門隔距mm 6、tt——縫線的特數(shù)20s/2 的意思就是該縫紉線由2股20支的紗捻成,錦綸高彈絲,20s/3 就是指縫紉線由3股20支的紗捻成。
和選擇機針一樣,薄布料選用細線、后料子選用粗線。家用縫紉40s/2的線,一般的布料兼可用它來 縫制,厚料子或者表面的裝飾線可用20s/2。
當你的縫紉機出現(xiàn)跳線、斷線等問題,往往都是選用了不合適的針線造成的。
紗與線的定義:單支的叫紗,有幾股紗捻在一起的才叫線。
---的機針,11號和14號;通用的縫紉線 40s/2, 20s/2 用來做手縫疏縫線是---的選擇。
縫紉線型號通俗的叫---去掉中間的“s/;, 例如40s/2 會直接叫做402。
定長制:
a. 特克斯:1000米長度的紗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稱為特數(shù)。
公 式:tex=g/l×1000
式 中:g為紗的重量克,l為紗的長度米
b. 旦尼爾:9000米長的絲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稱為旦數(shù)。
公 式:ntex=g/l×9000
式 中:g為絲的重量克,l為絲的長度米
定重制:
a. 公支數(shù)公支:1克紗絲所具有的長度米數(shù)。
公 式:nm(n)=l/g
式 中:1為紗絲的長度米,g為紗絲的重量克
b. 英支數(shù)英支:1磅紗線所具有的840碼長度的個數(shù)。
公 式:ne(s)=l/(g×840)
式 中:l為紗絲的長度碼,g為紗絲的重量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