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早熟桃苗栽樹后定干高度在60厘米左右,年抽生的側生枝較長,早熟桃苗價格,平均長度60~70厘米,有的70~80厘米。第2年結果垂地,影響桃果,在全樹枝量較大的情況下,可以逐年提干,每年去掉1~2個低位枝圖7,將干高提到80~90厘米處。第3、5年,可提到90~100厘米處。桃樹極性較強,栽后年秋季,樹高可達2.3米,2年生樹高可達3.5米,早熟桃苗市場價格,3~4年生樹應穩定在2.6~2.8米。超過3米,黃山早熟桃苗,各項操作倍感不便,同時,因光照惡化,下部死枝---,所以,注意落頭開心圖8,同時疏、縮上部過多、過大、過強枝組,保持樹勢上下平衡,結果穩定。
為保持早熟桃苗干的優勢,要保持干枝比在1∶0.3~0.5左右,每年冬季修剪時,應注意疏1~3個粗大側生枝,尤其是低位枝、競爭枝、直立徒長枝,保留健壯、細長的側生枝,---要重視保留從干上發生的優良長果枝枝組。總量是年冬留15個,第2年留21個,第3~5年留20~25個,同時還要留8~10個中果枝,盡量保持枝量穩定,樹體大小穩定。
早熟桃苗果樹一旦開花坐果,能不能生產出果,能不能獲得高產,與當年的葉片保護關系重大。果樹的上年營養積累,經過開花、長葉、發新梢,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基本消耗掉,果樹進入營養轉換期。所謂的營養轉換期,就是由利用上年貯藏營養轉換為利用當年營養。當年營養來自于葉片的光合作用,因此,保護好葉片才能保障當年果實的正常發育。
當年施足、施好肥料,是早熟桃苗下年獲得豐產的基礎。6月上旬花芽開始分化,需要足夠的養分供應,因此,6月追肥是非常---的。但相比較而言,秋施基肥更為關鍵。立秋之后,果樹葉片合成功能達到高峰,越早施入基肥,越能有更多的無機營養經過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營養,供給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之所以形成大小年現象,就是大年時果樹消耗過多而肥料施入不足,導致花芽難以形成,下年沒有產量。
由此看來,在秋季的早熟桃苗果樹管理中,保護好葉片和早施基肥,是當年豐產的---,也是下年豐產的基礎。人們總是依靠樹上修剪來調節樹勢,其實,適當的根系修剪同樣能起到增強樹勢的作用,尤其對衰弱的老樹,更要注重根系修剪。果樹根系修剪得適時、適量,能在短期內恢復甚至超過原來的根系生長量。由于大量新吸收根的形成,可以---提高整個根系的活力。
如果早熟桃苗地上部的葉片完整,有足夠的光合產物輸送到根部,早熟桃苗規格,就可以為傷根的恢復和新根的發生提供足夠的營養供應,使根系的活力迅速恢復,增強對鈣、磷等礦質營養的吸收能力。根系具有貯藏功能,大量新根,可以提高樹體的營養貯藏“庫容”,但不提倡開春施肥斷根。因為開春斷根,會使根系貯藏的養分白白浪費。適量的水分供應是維持樹體生命和取得產量、獲得效益的條件。所謂的適量,就是要適應早熟桃苗果樹的生理發育習性,該澆水就澆水,該控水就控水。
土壤中的礦質營養被早熟桃苗果樹吸收后,一大部分轉化、存在于果實中,這就等于拿走了土壤中的礦質營養元素。因此,養分歸還學說認為:從土壤中拿走什么就應補充什么,拿走多少就應補充多少。從這個---講,不足量施入肥料,土壤就會越來越貧瘠,果樹產出能力就越來越低。---事實證明,凡是連年高產、穩產的果園,無一不是重視肥料投入的。
因此,在果園施肥上提倡有機、無機、生物菌三結合,單一依靠大化肥的施肥方式持續得越久,對果園土壤的傷害越---,在加大有機肥投入的同時,加大生物菌肥的使用,是果園施肥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