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青
是用日光進行曬干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省有少量生產。曬青綠茶以云南大葉種的品-,稱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質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蒸青
以蒸汽殺青是中國古代的殺青方法。唐朝時傳至日本,相沿至今;而中國則自明代起即改為鍋炒殺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來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形成干茶色澤深綠,茶湯淺綠和茶底青綠的三綠的品質特征,但香氣較悶帶青氣,澀味也較重,不及鍋炒殺青綠茶那樣鮮爽。由于對外貿易的需要,中國從80年代中期以來,也生產少量蒸青綠茶。主要品種有恩施玉露,產于湖北恩施;中國煎茶,產于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綠茶是歷史早的茶類。古代人類采集茶樹芽葉曬干收藏,安徽綠茶,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綠茶加工的開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的綠茶加工,是從公元8世紀發明蒸青制法開始,到12世紀又發明炒青制法,綠茶加工技術已比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斷完善。
綠茶的沖泡注意事項:
用水: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茶湯的品質,古人曾云:“茶性發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綠茶批發,茶只八分”。水質對茶湯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還在其次。用稍差的水,即使沖泡烏龍茶,亦覺不堪一飲。古人的茶書,綠茶茶葉,大多論及用水。 山中之水,江中之水,井中之水,終不過是要求水甘而潔,活而新。
綠茶的沖泡主要是根據茶葉的鮮嫩程度來決定投茶的方法,有時同一種綠茶,因為采摘時間不同,所采用的投茶方法也不同。 投茶法泡茶不僅跟茶葉的鮮嫩程度有關,跟-季節也有關系,冬天氣溫低,一般采用下投法,茶葉可以盡快泡好;反之夏天采取上投法,早春綠茶,春秋采取中投法。當然也和個人習慣有關,不必強求。 備具:玻璃杯,茶荷,茶匙,水盂或廢水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