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機車齒輪箱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直流牽引發電機受整流子---,不能制造出大功率電力傳動裝置。60年代前期,美國發明大功率硅二極管和可控硅,機車齒輪箱,為制造大功率的電力傳動裝置準備了條件。1965年法國研制成 1765千瓦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機車牽引齒輪箱,它是單機功率 700~4400千瓦機車普遍采用的電力傳動裝置。交-直流和直-直流電力傳動原理相似。兩者差異在于柴油機 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經硅二極管整流橋zl,把增頻三相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事實上tf和zl組成等效無整流子直流電機。其余部分和自控裝置主要工作原理與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相同。
變頻機車齒輪箱的兩軸機車在落車時,車軸齒輪箱的主要重量由車軸和輪對承擔,因此固定裝置僅需要進行稍微受力支持即可,因此,本發明的固定裝置可以用于固定車軸齒輪箱在兩軸機車落車時車軸齒輪箱繞車軸翻轉的問題,使得落車操作方便。且滑動螺桿在底座的移動以及上螺套在滑動螺桿上的上下移動使得該車軸齒輪箱固定裝置滿足所有車軸齒輪箱的固定要求。
1-底座,2-滑槽,3-滑動螺桿,4-上螺套,41-頂撐面,42-螺紋套,5-固定結構。一種兩軸機車落車用車軸齒輪箱固定裝置,如圖1-4所示,鋼廠用齒輪箱,包括底座1和設置在底座上的若干滑槽2,若干所述滑槽2以底座1中心呈發散狀均勻分布,至少有三個所述滑槽2上設置有可滑動的滑動螺桿3,所述滑動螺桿3上設置有固定結構5用于固定滑動螺桿3的滑動,所述滑動螺桿3與上螺套4螺紋連接。
變頻機車齒輪箱適用于隧道工程車輛現有機車一般設置有轉向架,轉向架均為兩軸或三軸,落車時車軸齒輪箱已經由轉向架上的拉臂和第三萬向軸固定好,不會繞車軸旋轉傾斜,新能源機車齒輪箱,因此可把轉向架按一定的間距直接放在軌道上,然后進行落車,然而轉向架造價昂貴且并不適用于所有機車;因此,仍有機車用兩軸機車,即機車下方前后各布置有一對輪對驅動裝置,即該機車無轉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