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與操作要點
一工藝流程
導墻施工***鉆機就位對中***吊放并壓入節套管、校對垂直度、沖抓取土***注水反壓、旋挖取土***終孔檢查***b樁吊放鋼筋籠***安裝砼導管***灌注水下砼***樁機移位重復上述工序。
二工序操作要點
1、導墻施工:為了提高鉆孔咬合樁孔口的定位精度并提高就位效率,在樁頂上部設砼導墻,詳見導墻模板安裝圖。導墻寬3.5m、厚度為0.3m;定位孔直徑比樁徑大2cm;導墻頂高出地面***10cm,以防止地表水流入。
2、鉆機就位對中:導墻砼達到強度后,重新定位咬合樁中心位置,將點位反到導墻面上,作為鉆---控制點;移動套管鉆機至正確位置,使套管鉆機抱管器中心對應咬合樁樁位中心。
斷樁常用處治方法
1. 原位復樁
對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發現和超聲波檢測出的斷樁,采用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澆筑一根新樁,做到較為處理。此種方法效果好、難度大、周期長、費用高,挖掘機學校學費多少,可根據工程的重要性、地質條件、缺陷數量等因素選擇采用。
2. 接樁
為---工程,停止混凝土的澆筑并提前拔出導管。確定接樁方案,首先,對樁進行聲測確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據設計提供的地質資料確定井點降水-開挖-20#素混凝土進行護壁,護壁內用鋼筋箍圈進行加固。第三,大井鎮挖掘機,挖至合格數處利用人工鑿毛,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方法進行混凝土的澆注。
3. 樁芯鑿井法
這種方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即邊降水邊采用風鎬在缺陷樁中心鑿一直徑為80cm的井,---至少超過缺陷部位,然后封閉清洗泥沙,放置鋼筋籠,學開挖掘機培訓,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澆筑膨脹混凝土。此方法日進度緩慢,如果遇到個別樁水處理不好、降不下去,更是困難重重,導致、工期和經濟上的-。
樁上段強度的---措施:
1依據樁徑和樁底的濃度,正確確定出斗混凝土的體積,一般可取1.5~2.0m3,也可以按樁身的設計體積的10%加以控制。
2成樁與樁身的澆筑高度有關,一般控制成樁高度高出設計樁頂標高0.5~1.0m。待鑿去高出部分的混凝土后,剩余部分不應有浮漿和夾泥,混凝土標號應符合設計要求,否則要返工重澆。
3導管插入混凝土內的長度應適宜,一般為2~6m,長樁可相應有所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