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結構改造和加固灌漿:
⑴水泥基灌漿材料接觸的混凝土表面應充分鑿毛。
⑵混凝土結構缺陷修補,應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使其露出鋼筋,將修補區域邊緣切成垂直形狀。
⑶灌漿前應清除所有有碎石、粉塵或其它雜物,并濕潤-混凝土表面。
⑷將拌和均勻的灌漿料灌入模板中并適當敲擊模板。
⑸灌漿層厚度大于150mm時,應采取相關措施,防止產生溫度裂縫。
灌漿施工:
1、灌漿應從一側灌向另一側,水泥灌漿料,灌漿過程中可擠壓但勿震搗,以避免夾雜空氣滯留其中,且灌漿工作必須連續盡快完成。 灌漿結束后,用鐵錘敲擊設備基板,如發出叮叮聲表明灌漿層密實,如發出咚咚聲表明灌漿層空鼓。
2、灌漿距離大于<1.5m>;時,應使用高位漏斗法灌漿,利用重力壓差原理輔助灌漿。
3、單次灌漿厚度控制在<25mm>;至<350mm>;間,灌漿區域超過1.8m×1.8m時需于灌漿區域設置伸縮縫預留條;單次螺栓孔灌漿-可達1500mm。
設備基礎二次灌漿:
⑴灌漿前,應將與灌漿材料接觸的設備底板和混凝土基礎表面清理干凈,不得有松動的碎石、浮漿、浮灰、油污、蠟質等。灌漿前24h,灌漿料多少錢一噸,基礎混凝土表面應充分潤濕,加固灌漿料,灌漿前1h,長治灌漿料,清除積水。
⑵二次灌漿時,應從一側進行灌漿,直到從另一側溢出為止,不得從相對兩側同時進行灌漿。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⑶軌道基礎或灌漿距離較長時,視實際工程情況可分段施工,每段長度不應超過5米。如設備底板具有復雜結構,宜采用壓力灌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