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井平面位置放線:矩形井應以管道中心線及垂直管道中心線的井中心線為軸線進行放線;圓形井應以井底圓心為基準放線。管道工程高程應以管內底高程作為施工控制基準,檢查井應以井內底高程作為控制基準。
管道控制點高程測量應采用附合水準測量。在挖槽見底前、灌注混凝土基礎前、管道鋪設或砌筑構筑物前,應校測管道中心及高程。5分段施工時,相鄰施工段間的水準點,宜布設在施工分界點附近,施工測量時應對相鄰己完成管道進行復核。
四隧道施工測量1施工中應將地面導線測量坐標、方位、水準測量高程,古建筑工程項目信息,通過豎井、斜井、通道等適時傳遞到地下,形成地下平面、高程控制網。2當貫通面一側的隧道長度大于 1000m時,應提高定向測量精度,一般可采取在貫通距離約1/2處通過鉆孔技測坐標點或加測陀螺方位角等方法。
3地固和地下的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應定期進行校測和聯測。4盾構法施工隧道:在盾構設備就位后,應測量盾構機軸線的平面位置與高程,確定其與設計管道中心線及高程的關系。盾構機內應設置推進過程的測量覘點,且實時監測盾構機的姿態及管道狀態。
雨水管道至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持續時間1h,不滲不漏。雨水管和污水管的試驗后排水管道滲漏吊頂后管道滲漏 管道安裝坡度
當設計未注明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氣、水同向流動的熱水采暖管道和汽、水同向流動的蒸汽管道及凝結水管道,坡度應為3‰,古建筑工程技術標準,不得小于2‰;2氣、水逆向流動的熱水采暖管道和汽、水逆向流動的蒸汽管道,坡度不應小于5‰;3散熱器支管的坡度應為1%,營口古建筑工程,坡向應利于排氣和泄水。檢驗方法:觀察,水平尺、拉線、尺量檢查。散熱器安裝,支管1%坡度 8 8.3.1 散熱器組對后,古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以及整組出廠的散熱器在安裝之前應作水壓試驗。
試驗壓力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檢驗方法:試驗時間為2~3min,壓力不降且不滲不漏。整組散熱器安裝前的水壓試驗 9 8.5.1 地面下敷設的盤管埋地部分不應有接頭。檢驗方法:隱蔽前現場查看。盤管埋地隱蔽無接頭 10 8.5.2 盤管隱蔽前必須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檢驗方法:穩壓1h內壓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滲不漏。
埋地盤管隱蔽前的水壓試驗 11 8.6.1 采暖系統安裝完畢,管道保溫之前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蒸汽、熱水采暖系統,應以系統頂點工作壓力加0.1mpa作水壓試驗,同時在系統頂點的試驗壓力不小于0.3mpa。
明敷避雷帶隨意在外立面攀爬存在問題不同標高的樓層之間,屋頂避雷帶懸空明敷。破壞建筑整體美觀原因分析電氣設計工種沒有認真復核土建設計標高,對于不同標高的坡屋面引下線位置變更沒有在平面圖中明確。
工程部、監理和施工單位沒有認真審圖,發現問題沒有及時提交設計修改。工程部和監理對施工過程的檢查隱蔽驗收不-。施工單位沒有按設計和驗收規范要求施工。處理措施或方法電氣設計工種應認真復核土建設計標高,對于不同標高的坡屋面引下線位置變更應在平面圖中明確。
工程部、監理和施工單位應認真審圖,發現問題及時提交設計修改。工程部和監理必須對施工過程進行檢查,嚴格按設計和驗收規范要求做好隱蔽工程驗收。
水電安裝班組要了解土建施工計劃,材料準備充分,密切配合土建施工。9、避雷接地扁鋼規格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存在問題避雷接地鍍鋅扁鋼實測為19.5×2.2mm,不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