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選擇 池塘建在地勢平坦,交通方便的地方,水源長年不枯竭,水質---,土質保水性好、有硬度且透氣。面積1好在20~50畝,水深一般在1.5~3m。池塘形狀以長方形東西走向為佳,長寬比2∶1~3∶2為1佳。
跑道養魚功能分區 跑道養魚總體可分為操作平臺區、槽體養殖區、餌料糞便區、水質凈化區4個區域。 操作平臺區:2~3m寬,高產養殖技術,5~6m長,鳙魚高產養殖技術,10~20㎡面積,主要用于安裝配套設備,如電動機、推水機、投料機等日常投喂管理設備。 槽體養殖區:單個槽體4~6m寬,20~25m長,80~150㎡面積,建并排長方形養魚槽,建設槽體總個數可根據池塘面積大小而定,一般1m 3 水體可產魚60~90kg。 餌料糞便區:2~3m寬,5~6m長,10~18㎡面積,建于槽體養殖區的后端,主要用于集中搜集魚的殘餌糞便,以便安裝排污設備后進行集中排污。 水質凈化區:6~8m寬, 10~15m長,60~120㎡面積,建于槽體養殖區的前端,主要用于供給槽體養殖區新鮮水體。
如何讓水產養殖不因投放飼料和---而影響水環境?諸暨市王家井鎮沿江新村的周恩平水產養殖基地另辟蹊徑,投入120多萬元,建成紹興首1個“跑道養魚場”。
魚兒們的“跑道”坐落于占地25畝的魚塘中央,用不銹鋼圍成的5條長28米、寬5米、深3米的養殖水槽一字排開。水槽兩頭裝著攔魚的柵欄,東面的“推水增氧”裝置使兩邊的塘水24小時循環流動,西面的吸污裝置則時刻收集魚糞殘餌。
這種養殖模式由美國奧本大學設計,全名叫池塘內循環水流養魚,也叫跑道養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