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大苗要求規格:具有---勻稱的圓頭形樹冠,主干胸徑5~10cm,樹干通直,有---的須根系。這類樹種主要等,為枝條全部下垂的高接繁殖苗木。
1砧木繁殖與嫁接 垂枝類樹種都是原樹種的變種,要繁殖這些苗木,首先是繁殖嫁接的砧木,即原樹種。原樹種采用播種繁殖,用實生苗作砧木,也可用扦插苗作砧木,先把砧木培養到一定粗度,然后才開始嫁接。接口粗度要達到直徑3cm以上為適宜,嫁接成活率高。由于砧木較粗,接穗生長勢很強,接穗生長快,樹冠形成迅速,嫁接后2~3年即可開始出圃。根據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嫁接接口高度。嫁接的方法可用插皮接、劈接,以插皮接操作方便、快捷、成活率高。培養多層冠形可采用腹接和插皮腹接。
2養冠 嫁接成活后,要培養---勻稱的樹冠,必須對所有下垂枝進行修剪。垂枝類一般夏剪較少,夏剪培養的冠枝往往過于細弱,不能形成牢固樹冠。
生長季主要是積累養分階段。培養樹冠主要在冬季進行修剪。枝條的修剪方法是在接口位置劃一水平面,沿水平面剪截各枝條,采用重短截,幾乎剪掉枝條的90%,剪口芽要選留向外向上生長的芽,以便芽長出后向外向斜上方生長,逐漸擴大樹冠,樹冠內細弱枝條全部剪除,個別有空間的可留2~3個枝條,短截后所剩枝條都要呈向外狀生長,要從基部剪掉交叉枝、直立枝、下垂枝、病蟲枝、細弱小枝等。經2~3年培育即可形成圓頭形樹冠。生長季節注意清除接口處和砧木樹干上的萌發條。
傳統老式法桐和新式速生法桐的不同在哪里?近兩年我們過多的關注新式速生法桐的---性能,對于老式法桐都不太重視了。
傳統老式法桐和新式速生法桐的不同在哪里?傳統老式法桐首先沒有速生法桐生長的快,再則從外觀上一眼就能分辨,樹皮不是很光滑,樹干也不是很直。還有就是,傳統法桐飛絮將來會比新式速生法桐的要多。
其它方面基本上沒有區別,都是適應性非常強的落葉喬木,樹形整體高大壯觀,吸附有毒氣體非常強,非常適合城市綠化建設。
法桐種植密度多少為合適?根據賢集網論壇種植介紹,不同高度的法桐種植密度是不一樣的,具體如下
1米以下的法桐小苗適合平茬埋根種植,栽植方式與單純扦插種條的密度幾乎一致,每畝控制在4200棵左右即可。
1.5--2.2米的法國梧桐小苗,不適合定植,樹干粗度達不到定植要求,適合截取法桐扦插條,用于扦插繁育。其密度控制在4500--5000棵為佳。
2.2--2.5米高度的法國梧桐苗子的栽植相對密度要密一些,因為其自身粗度與長勢的關系密度控制在每畝700棵左右為佳,根據其長勢隔年銷售移植一部分,以相鄰的樹體不互相影響生長為佳。
2.5--3.5米的速生法桐小苗是扦插繁育中為的一個規格,屬于扦插苗中的上品,適合定植繁育大苗,可以根據其米徑的不同控制其栽植密度,為適宜的密度為300左右棵。并且隔年根據法桐長勢采取去留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