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噴方式的關鍵部件由移動床原料容器和噴動床組成。位于容器底部的底噴氣流分布板分配內外筒之間的氣流,大部分氣流通過噴動床帶動物料向上擴散干燥室,由于空間的驟然增大,空氣流速也隨之降低,顆粒回到原料容器,在氣流作用下顆粒在原料容器內形成流態化狀態,同時在噴動床與移動床之間的氣流速度差所產生的壓差將移動床底部的顆粒引入噴動床內。隨著移動床下部的物料不斷進入噴動床,移動床上層的物料向下緩緩回落,以此形成循環流動狀態。
底噴設在底噴氣流分布板中心的噴動床底部因與氣流同向,故亦稱并流式噴霧,流化顆粒、微丸在噴動床內接受包衣材料,飼料酵母流化床包衣機,當顆粒在擴散干燥室向上移動和在移動床向下回落時,加入液體中的多余水份已被蒸發掉。底噴包衣克服了頂噴包衣作業時顆粒、微丸無序的運動,也克服了頂噴包衣時液液在噴向物料的過程中瞬時干燥而形成不連續衣膜,導致包衣材料損耗大,影響包衣效果以及產品的穩定性等現象。
包膜益生菌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活化的益生菌進行培養獲得菌懸液,將芯材和菌懸液以1:2~1:3(w/v)的比例混合,獲得菌乳液;
s2.稱取膳食纖維、海藻酸鈉和明膠溶解于水中,制得壁材溶液;壁材溶液中,膳食纖維的濃度為3%~6%,海藻酸鈉的濃度為1.5%~2%,明膠的濃度為3.5%~4.5%。
s3.將步驟2得到的壁材溶液與菌乳液混合,壁材溶液與菌乳液的體積比為1:2~2:3,流化床包衣機,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液;將該混合液以液滴的方式加入到百分含量為5%~7%的caco3溶液中,混合液與caco3溶液的體積比為1:1.5-1:3,攪拌均勻,直至形成微囊顆粒;
s4.將纖維素溶解于溶劑中,制成百分濃度為6~9%包膜液;
s5.將步驟3所制得的微囊顆粒,置于流化床中,調整流化床進風溫度至45~50℃,抽取含纖維素的包膜液進行包膜,得到包膜益生菌。
包膜益生菌的制備工藝,包括菌株活化、壁材配制、微囊制備及二次包膜過程,益生菌經過纖維素包膜后,酵母顆粒流化床包衣機,---的提高了產品對胃酸的耐受能力,使更多的益生菌能夠順利到達腸道后半段。同時由于纖維素還具有緩釋、保水、防潮等特點,可以增加產品的保藏穩定性,提高產品保質期,降低保藏成本,并且操作溫度較低,可以避免高溫對益生菌造成的損害,植物精油流化床包衣機,提高了益生菌的存活率。
乳酸菌是腸道的代表微生物,對微生態平衡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具體的影響為:乳酸菌能夠降低腸道ph,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維持腸道正常菌群平衡;合成多種酶和---,提高腸道的---吸收功能;調節、---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