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j3合金是鐵-鎳-鉻系奧氏體沉淀強化型高彈性合金。固溶處理后具有---的塑性,硬度低,易加工成型。經固溶或冷應變后時效處理,獲得高的力學性能和彈性性能。 該類合金具有較高的強度、高的彈性模量,較小的彈性后效和滯后、弱磁性、---的耐蝕性和熱穩定性等特點,能在較高的溫度、較大的應力或腐蝕性介質條件下工作。3j3是在3j1合金的基礎上,加入8%鉬的合金,具有更高的耐熱性,使用溫度可提高到450℃。該類合金也能在低溫如近-200℃下使用。
1.1 3j3材料型號 3j3(ni36crtialmo8)。
1.2 3j3相近型號 эи53,36hxtюm8(俄羅斯)。
1.3 3j3材料的技術標準 3j3合金按企業標準或臨時技術協議供貨。
1.4 3j3化學成分 見表1-2。
1.5 3j3熱處理制度 見表1-3。
1.6 3j3品種規格與供應狀態 見表1-4。
1.7 3j3熔煉與鑄造工藝 合金采用真空感應爐熔煉或真空感應爐熔煉加真空自耗爐重熔。
1.8 3j3應用概況與特殊要求 該類合金是20世紀60年代的老型號,國內生產與應用多年。主要用于制造各種航空用彈性敏感元件及耐或其他腐蝕介質的零件,如膜盒、膜片、波紋管、傳送桿、擋板和其他彈性結構件等。
二、3j3物理及化學性能
2.1 3j3熱性能
2.1.1 3j3線膨脹系數 該組合金在固溶---效狀態下,其平均線膨脹系數(20~100℃)=(12.0~14.0)×10-6℃-1[1,3,4]。
2.2 3j3密度 冷應變---效狀態合金的密度ρ=8.3g/cm3[1,4]。
2.3 3j3電性能 在固溶+時效狀態下ρ=1.0~1.2μω·m[3]。
2.4 3j3磁性能 固溶---效狀態的3j3合金,其磁化率χm=(12.5~205)×10-11[4,5]。
2.5 3j3化學性能 該類合金對和潤滑油等腐蝕介質,以及在海洋和熱帶氣候條件下,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4,5]。
三、3j3力學性能
3.1 3j3技術標準規定的性能
3.1.1 3j3交貨狀態合金材的力學性能 見表3-1。
3.1.2 3j3交貨狀態合金材經時效處理后的力學性能 見表3-2。
3.2 3j3室溫及各種溫度下的力學性能 不同狀態的合金室溫力學性能見表3-3。
3.3 3j3---和蠕能
3.4 3j3疲勞性能
3.5 3j3彈性性能 見表3-4。
四、3j3組織結構
4.1 3j3相變溫度 合金在900℃以上980~1150℃固溶處理后,為單相奧氏體組織,在含鉬的3j3合金中除了奧氏相外,還有少量fe2mo拉氏相。固溶或經冷應變后時效處理,約在500℃,從奧氏體中開始析出γ′[(ni,fe)3(al,ti)]沉淀強化相,600℃以上析出迅速,650~750℃析出量達大值含鉬的合金溫度偏上限。在750℃以上析出相開始溶解,900℃以上溶解完畢。
4.2 3j3時間-溫度-組織轉變曲線
4.3 3j3合金組織結構 使用狀態的合金基本組織為;奧氏體基體加γ′[(ni,fe)3(al,ti)]型強化相,并含有少量的碳化物和fe2mo拉氏相含mo合金。
五、3j3工藝性能與要求
5.1 3j3成形性能 合金的熱應變溫度,3j3為1000~1150℃,進行鍛、軋等熱加工,其加工性能---。
固溶處理后,合金塑性---,可冷應變加工制成薄帶和細絲,或用沖壓、擠壓等方法制成形狀復雜的彈性元件。
5.2 3j3han接性能 合金在固溶狀態下比在時效狀態下有---的han接性能,可進行點焊、縫焊、氬弧焊、電子束焊,以及銅、銀基硬釬焊。在時效處理后,點焊、縫焊性能較差。在合金表面鍍鎳后可進行低溫錫、鉛軟釬焊。
合金在固溶狀態下han接,焊后時效處理。在時效后han接,應注意不要使零件溫度超過時效溫度,以免降低合金性能。
5.3 3j3零件熱處理工藝 為防止合金表面氧化,成品熱處理宜在真空或保護氣氛條件下進行。
固溶處理:固溶溫度對合金的加工性能和時效處理后的性能影響較大。溫度低于900℃固溶
時,合金為兩相組織;超過1100℃后,將引起晶粒長大,而且不均勻。含鉬的合金熱穩定性較高,可適當提高固溶溫度。固溶溫度根據合金成分、品種和不同性能要求等因素合理選擇見1.5,一般在---完全固溶條件下,應盡量選擇較低的溫度。
經不同溫度固溶處理的3j1合金,其強度與時效溫度的關系見圖5-1,從圖可見,隨固溶溫度的升高,時效后的強度下降。
時效處理:合金經時效處理后獲得高的力學性能和彈性性能。應根據時效前的合金品種、狀態和使用性能等因素合理選擇時效處理制度見1.5。
固溶處理后的時效,---效溫度的提高強化效果增強。含鉬的合金在達到時效強化的峰值,溫度繼續升高,強化效果很快降低。見圖5-2。
經應變形后的合金時效,亦稱硬時效。因冷應變促進時效析出過程,提高時效強化效果。冷應變使合金的時效強化峰值溫度向低溫方向移動。冷應變率越大,時效溫度也越偏低。較合適的冷應變率一般為50%~70%。合金經一定的冷應變加工,并在稍低的溫度下時效,對減少彈性滯后和后時效有利[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