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鉆機的施工方案例子
歸類:鉆機 查看鉆機相關產品

1 鉆機及鉆頭選擇
根據地質資料反映及初鉆情況, 地層土質以亞砂土為主,成孔過程中泥漿護壁的好壞是樁基成敗的關鍵, 故選擇護壁效果較好的正循環鉆機成孔。陸地上引橋墩樁基長度均在51m以內,樁徑為1.2m 和1.5m 兩種,可選擇gps215 型旋轉鉆機;灌溉總渠內的主橋墩樁基長度為55m,樁徑為1.5m,可選擇gps220型旋轉鉆機,該種鉆機具有扭矩大、循環系統氣密性好等優點,適合于水中深孔樁基的成孔施工。因本工程橋區地質為粘土和砂土層,成孔鉆頭統一選擇三翼鉆頭。
2 護筒埋設
根據樁徑及技術要求, 護筒均采用鋼護筒,1.2m鉆孔樁護筒直徑為1.5m,壁厚δ=5mm,單個護筒長度為2.0m,埋入原地面以下深度為1.0m;1.5m 鉆孔樁護筒直徑為1.8m,壁厚δ=6mm,單個護筒長度為2.5m,埋入原地面以下深度為1.5m。埋設前,采用縱、橫向的定位樁將樁位放樣點引至開挖作業范圍外, 待基坑挖至設計深度,將護筒置于坑內,校正位置無誤后,在護筒周圍分層夯填粘土至護筒頂,同時恢復樁位點至護筒上,在護筒壁上采用紅色油漆做出明顯標記。
3 施工工藝及說明
成孔鉆進的主要工序依次為:鉆機就位、泥漿循環、成孔鉆進、終孔及檢測。
1鉆機就位:該工序包括孔位放樣、鉆頭就位及鉆機就位。
孔位放樣:在鋼護筒埋設時已放出樁位的縱、橫軸線,只需恢復并校核即可使用。在樁位縱、橫軸線的適當位置設置護樁,鉆進過程中注意保護,以備校核樁位。
鉆頭就位:鉆頭必須在鉆機就位前置于孔內,總渠水中護筒內的鉆頭需采用鋼絲繩懸掛在鉆孔平臺上, 根據孔內水深情況,預先配制幾節鉆桿。
鉆機就位:采用汽車吊機或水上浮吊起吊鉆機就位,調整鉆機位置,使轉盤中心鉛垂線及樁軸線吻合,其偏差不大于1cm;采用垂球調整鉆桿垂直度,使其傾斜度不大于1%;采用水平尺檢查轉盤水平度,氣泡偏差不得大于半格。待鉆機各項指標均檢查合格后,將鉆機采用導鏈固定。
2泥漿循環:此項工作包括鉆機提接鉆頭、接通吸排漿管路、接通孔內補漿管路(反循環)、起動各泵循環泥漿、主機試運轉。
將預先放入孔內的懸掛于護筒上的鉆頭用吊機提起,用卡板卡在轉盤上,墊上密封膠墊,將方鉆桿與鉆頭鉆桿法蘭盤用螺栓接牢擰緊,不得漏氣。
接通泥漿管路要注意接口緊密不漏氣。
反循環泥漿循環時,先啟動泥漿泵,將護筒內充滿泥漿,然后啟動鉆機空吸泵, 當循環正常并持續5min 左右, 即可開始鉆進。
3鉆進:該工序包括鉆進、排棄鉆渣、測試泥漿、補充或調整泥漿。
鉆進前對鉆桿進行編號,量測每節鉆桿長度并做好記錄。在鉆進過程中為孔的鉛垂度,采用減壓慢速鉆進,同時根據地層的不同土質情況調整鉆速與泥漿, 并分階段及時撈渣取樣,與地質勘察的鉆孔資料相對照, 當發現地質情況有大的差異時,及時報于監理工程師,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成孔。鉆孔過程中做好鉆孔原始記錄。另外,在鉆進過程中安排專人隨時檢查泥漿性能,根據不同的地層及時調整泥漿指標(比重、粘度、膠體率、含砂率等),以確保成孔。
4終孔及檢測:這項工序包括換漿清孔、終孔檢測、鉆機移位、修鉆頭。
換漿清孔: 當鉆桿和鉆頭有效長度累計進尺達到計劃鉆孔深度,經監理同意后,立即換漿清孔,將鉆頭提離孔底20cm,轉盤空轉,檢測出漿口泥漿的比重、粘度、ph 值、含砂率,直至進、出漿體的上述指標完全一致,清孔時間不得小于30min,經復驗孔深符合設計要求后,即可卸鉆、移鉆及維修鉆頭。
終孔檢測:鉆機移開后即可進行終孔檢測,主要檢測孔深、孔徑、垂直度、孔軸線、沉淀層厚度和孔壁狀態。孔底沉淀層厚度用沉渣筒量測,并在鋼筋籠下放后確定,沉淀物厚度盡可能小;樁身垂直度允許大偏差不得大于1/100;其他各項指標在清孔后采用鋼筋探籠檢測, 檢測結果同時為鋼筋骨架入孔做方位指導。
本頁網址:http://www.fesc.com.cn/html/baike82.html
推薦查看:
鉆機相關產品信息,
鉆機相關供應信息,
鉆機相關招商信息
聲明提示:
本頁信息(文字、圖片等資源)由用戶自行發布,若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迅速對信息進行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