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飼料調制:飼料發酵好以后,測試ph值。蚯蚓飼料一般要求適宜ph值為6~7.5,但很多動植物廢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這個數值。當ph超過9時,可以用---、或檸檬酸作為緩沖劑。
4、養殖密度:牛糞養蚯蚓其種蚯蚓數量應控制在每平方米1萬條以內,生產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萬條),前期幼蚓3萬條/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萬條。
5、適時補料:通常20天左右蚯蚓就能將全部豬糞變為蚯蚓糞,此時需補料。補料時可以在原飼料的基礎上覆蓋新料,根據蚯蚓的食量確定加料量,飼料要鋪設均勻,再加上稻草,經常澆水保濕。
6、合理澆水:在養殖蚯蚓的過程中為了---蚯蚓正常生長,---是夏季,每天至少要澆一遍水,長期蚯蚓回收廠家,水不能有污染,大量蚯蚓回收廠家,水流量不宜太大,一定要澆透,使上下層料接上,選擇溫度較低的早上或晚上澆。
2、餌料配制
將從沼氣池中撈出的沼渣瀝干、攤開,鹽城蚯蚓回收廠家,讓沼渣中的氨氣和沼氣逸出,然后將80%晾干的沼渣和20%的爛碎草、樹葉及有機生活垃圾等拌勻堆放,其厚度為20~25厘米,濕度65%。
3、蚓床管理
蚯蚓生活的適宜溫度是15~30℃,低于12℃就停止繁殖,超過35℃就有熱死的危險。因此,高溫季節應注意灑水降溫,冬季注意覆蓋,增溫保暖。一年中,4~5月份是生長繁殖旺季。在適宜條件下,蚯蚓每隔7~8天產卵一次,每卵可孵出3~4條小蚓,正規蚯蚓回收廠家,幼蚓一般60~90天可成蟲,4個月長成。在養殖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每月添料一次。要定期清理蚓糞并將蚯蚓分離出來,這是促進蚯蚓正常生長的重要環節。將大小蚯蚓分開飼養,因為混養可能造成成蚓自溶而影響產量。防止傷害蚯蚓的天敵很多,如水蛭、---、蛇、鼠、鳥、蟻、螨等。養殖床(地)要遮光,切忌強光直射,不要隨意翻動養殖床,保持安靜的環境,避免、工業廢氣(包括煤氣)的污染。
蚯蚓下雨天為什么從地下爬出來?
蚯蚓是環帶綱寡毛亞綱下所有動物的統稱,從習性上看,有超過90%的蚯蚓生活在陸地上,只有少量的蚯蚓生活在水中水蚓。這些生活在陸地上的蚯蚓均生活在潮濕的土壤之中。這是因為蚯蚓主要以腐爛的葉子為食,而且它們身上有一層濕滑的粘液,如果在地面上,體表會迅速地干掉,從而無法獲取氧氣,終死于脫水和缺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