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泳涂裝的設備
電泳涂裝的設備是由電泳槽、攪拌裝置、涂料過濾裝置、溫度調節裝置、涂料管理裝置、直流電源裝置、電泳涂裝后的水洗裝置、超濾裝置、烘烤裝置、備用罐等組成。
電泳槽槽體的大小及形狀需根據工件大小、形狀和施工工藝確定。在---一定的極間距離條件下,應盡可能設計小些。槽內裝有過濾裝置及溫度調節裝置,以---漆液一定的溫度和除去循環漆液中的雜質和氣泡。
攪拌裝置可使工作漆液保持均勻一致,多采用循環泵,漆液的循環一般每小時4~6次,當循環泵開動時,槽內漆液液面應均勻翻動。涂料管理裝置的作用在于補充調整涂料成分,控制槽液的ph值,用隔膜電極除去中和劑和用超濾裝置排除低分子量成分等。電泳電源的選擇,一般采用直流電源。
整流設備可采用硅整流器或可控硅。電流的大小與涂料的性質、溫度、工作面積、通電方式等有關,一般為30~50a/m2。水洗裝置用于電泳涂裝前后工件的沖洗,一般用去離子水,但需加壓設備,常用的是一種帶螺旋體的淋洗噴嘴。烘烤裝置用來促進電泳涂料的干燥成膜,可采用電阻爐、感應電熱爐和紅外線烘烤設備。烘房設計要有預熱、加熱和后熱三段,應根據涂料的品種和工件的情況制訂。
增加電泳后清洗次數有負作用
電泳后用超濾uf液和純水清洗的目的是洗掉濕電泳涂膜表面的電泳槽液,并回收提高ced涂料的利用率;提高電泳后涂膜的外觀,消除第二次流痕,終用純水洗掉雜質離子,與脫脂、磷化后水洗的不同之處要防止濕電泳涂膜再溶解。
常規典型的汽車車身電泳后清洗設備選用3段一噴兩浸的清洗方式,uf液噴、浸各1次,占用2段;純水浸占1段。在浸槽出口按需設置噴淋管,在瀝水段設置預清洗管和新鮮uf液、純水噴管。
近年來有電泳后清洗設計采用4或5段浸噴結合式2~3噴+2浸;uf液洗占“噴-浸-噴”3段,純水洗占“噴-浸”1~2段。
電泳涂漆工安全操作規程
1.檢查吊運設備,工具和吊掛用具是否有缺陷或損壞。
2.向酸洗槽倒酸時,必須使用工具,并要戴口罩和橡皮手套,以免灼傷。除操作者外,其他人必須遠離酸槽約一米左右。
3.裝酸的容器要放在空曠處,瓶蓋不得蓋得過緊,防止蒸發的氣體聚積在容器內引起事故。
4.配酸后,應將裝酸容器蓋好,防止水進入酸中發生危險。
5.酸槽溶液---不能超過槽深的3/4,以免酸液溢出灼傷皮膚。
6.酸液的溫度不宜太高,---不許高于35℃,---溫度不許高于65℃,防止分解出有害蒸氣。
7.懸鏈運行前,應對拉緊裝置進行調整,檢查回轉線上是否有障礙物,電泳設備生產線,運轉是否正常。電泳過程中自來水不得進入泳池內。如遇停電,應立即將懸鏈停車。
8.電熱烘道各段溫度應嚴格按規定值調節,發現溫度異常及烘道煙氣外冒,應停止工作,請電工檢查。
9.采用煤氣烘干,應先檢查各閥門是否關閉緊固。點火前將爐內余氣吹凈,打開冷卻水管。點火時先點燃引火棒,再開煤氣引燃燒嘴,然后調節空氣閥和煤氣閥使之充分燃燒。關爐操作與開爐順序相反。關爐后10~20分鐘再關閉風機和冷卻水管。
10.工作中禁止攀登或站在酸槽的邊緣上進行工作。
11.發現火警時,應立即報告并采取補救措施。
12.工作完畢后,斷開電源,關閉氣門,做好清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