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在木材烘干過程中,制約烘干速度的主要是板材的樹種、厚度、初始含水率和要求的含水率終含水率、氣流穿過材堆的速度等;但是在-烘干的前提下,針對每個樹種制定出合理的烘干工藝,適當提高氣流的循環速度,減少在烘干過程中的運行費用,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窯內堆放時:
材堆之間前后間距保持在10cm左右,以-即使板材之間未對齊,黑龍江木材干燥,也不會
形成阻塞,影響氣流循環;
在材堆-方向,材堆側面與后墻,材堆與大門間要留有足夠空間氣道;
在高度方向上,高頻真空木材干燥設備,材堆頂部或所壓重物距頂棚距離控制在10—20cm左右;
6、材堆長度方向與氣流方向垂直,不允許將才堆長度方向順著氣流方向堆放;
7、材堆形狀為正六面體,材堆兩側應整齊垂直,當鋸材長度不同時,長的
堆在材堆的下部和兩側,短材應堆在材堆的中間和上部,以-材堆的穩定
性;
8、迎風面必須裝滿材堆,不能出現空檔;若材堆尺寸不能與窯體匹配或烘干木
材偏少時,可以交叉堆放材堆合理搭配,以防止氣流短路,影響烘干。
9、材堆堆放或疊放要整齊、穩定,防止烘干過程中材堆倒塌造成事故;
10、在材堆上面的隔條的位置上放置重物水泥塊壓住,為防止材堆上部幾層
木材發生翹曲。
11、開關窯門,要注意安全,緩慢移動,規范開關窯門。
2.2.3. 每曾木料之間采用幾根隔條,應視木料規格而定,一般情況:木料長2m,厚度15mm—20mm選用三根隔條;
2.2.4. 上下隔條的位置應在同一直線上;
2.2.5. 木料不足箱時,木材干燥機設備,應從箱內側開始堆置,每路必須堆至箱體頂部,不留空隙;
2.2.6. 箱內木料堆垛成斜四棱形,上部木料不得堵塞循環風口,裝料結束后必須留出三角通風區;
2.2.7. 特殊規格木料的堆垛方法,可由有關人員商定。
2.3. 生火與燃燒
2.3.1. 循環風門控制桿置于“初期”位置;
2.3.2. 關閉下清灰口;
2.3.3. 首先啟動風機:生火后調節助燃開關,根據木材烘干和工藝要求,合理調節溫度、燃料投入量、助燃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