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譜是一類分離與分析技術,其特點是以液體作為流動相,固定相可以有多種形式,如紙、薄板和填充床等。在色譜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區分各種方法,根據固定相的形式產生了各自的命名,液相,如紙色譜、薄層色譜和柱液相色譜。-液相色譜的流動相是依靠重力緩慢地流過色譜柱,因此固定相的粒度不可能太小(100μm~150μm左右)。分離后的樣品是被分級收集后再進行分析的,使得-液相色譜不僅分離效率低、分析速度慢,而且操作也比較復雜。
2、開儀器電源開關,一般先上后下,下為檢測器開關;
3、檢查流動相是否夠,儀器上記錄的溶劑量時候正確;
4、開電腦;
5、打開儀器聯機軟件進入界面,液相多少錢,-啟動設置泵流速為10,此時儀器中應該有液體流出;
6、-平衡然后-每個波長和調整沖一段時間,待壓力穩定后可以進樣。
色譜法的創始人是-的植物學家茨維特 m.tswett。1906年,-植物學家茨維特發表了他的實驗結果:為了分離植-素,他將含有植-素的石油的醚提取液倒入裝有碳酸鈣粉末的玻璃管中,并用石油的醚自上而下淋洗,由于不同的色素在碳酸鈣顆粒表面的吸附力不同,液相價格,隨著淋洗的進行,不同色素向下移動的速度不同,從而形成一圈圈不同顏色的色帶,使各色素成分得到了分離。他將這種分離方法命名為色譜法(chromatograp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