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素體不銹鋼在使用狀態下以鐵素體組織為主的不銹鋼。含鉻量在11%~30%,具有體心立方晶體結構。這類鋼一般不含鎳,有時還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這類鋼具導熱系數大,膨脹系數小、性好、抗應力腐蝕優良等特點,多用于制造耐-、水蒸氣、水及氧化性酸腐蝕的零部件。
這類鋼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蝕性明顯降低等缺點,因而---了它的應用。爐外精煉技術aod或vod的應用可使碳、氮等間隙元素大-低,因此使這類鋼獲得廣泛應用。
鐵素體相的形成:對奧氏體不銹鋼性能的影響。f相的出現一般都對奧氏體不銹鋼的性能帶來不利的影響:如使熱加工產生裂紋的傾向性增大;鋼的耐點蝕性下降,在諸多腐蝕環境如---生產中耐蝕性劣化;在高溫下加長時間加熱時,f相會轉變為σ相使鋼變脆等等。
含量的粗略判定:creq=%cr+1.5×%si+%mo,nieq=%ni+30×(%c+%n)+0.5×%mn
鐵素體相的消除
-的辦法是提高鋼中奧氏體形成元素的含量。ni是的元素,但是從經濟的角度出發,mn和n也受到人們的重視。-是n,其抑制鐵素體形成的能力為ni的30倍,同時又有---耐蝕性和提高強度的作用。
鋼中合金元素的固溶度因溫度而不同,不銹鋼帶,利用這一特點而使鋼析出強化。眾所周知,ph型不銹鋼就是這種析出強化鋼,在jis c 4304中,根據固溶化狀態下的基體組織已注冊的有馬氏體系和半奧氏體系兩種析出硬化型不銹鋼。
馬氏體系的17-4ph不銹鋼、sus 630(17cr-4ni)約含4.0n cu,在約1050qc高溫下,銅原子固溶于奧氏體相中,在冷卻過程轉變成過飽和含銅馬氏體組織,此后在450-480攝氏度,經1-4小時的析出硬化處理,使富銅析出物在馬氏體基體中彌散析出而強化。其硬度在固溶化熱處理時為350hv.在析出硬化處理時為450hv。sus 630是強度和耐蝕性(耐蝕性與304系不銹鋼相同)兼備的材料,用于彈簧材,航空結構材、刀具和壓合板的壓板等。
半奧氏體系的fh不銹鋼是強度與加工性兼備的特殊鋼種,在sus 301中加a1的17-7ph不銹鋼、sus 631(17cr-7ni-1.2a1)在固溶化處理后的常溫下具有加工性優良的奧氏體系組織。固溶化處理后,在950攝氏度進行10分鐘的熱處理,使碳的固溶量變化,提高馬氏體相變點(ms點)。接著在ms點(約-70攝氏度)附近冷卻,316l不銹鋼帶,形成馬氏體組織(rh950處理)。另外,高硬度不銹鋼帶,還有在固溶化處理后用冷加工方法引起馬氏體相變的方法(ch900處理)。形成馬氏體后在510攝氏度附近加熱進行析出硬化處理,析出nial,在奧氏體狀態其屈服強度約為280 n/平方毫米,析出硬化處理后達到1520-1790 n/平方毫米。
對形狀復雜構件的成形要求加工性,也要求滿足強度的要求。但是,在成形加工時必須注意因硬化處理而發生的尺寸變化。
為什么不銹鋼也會生銹?
為什么有的不銹鋼帶磁性?
不銹鋼是以超過60%的鐵為基體,加入絡、鎳、鉬等合金元素的高合金鋼,其特點是耐腐蝕能力較強,但不銹鋼并非不生銹。在沿海地區或某些空氣污染---的地方,當空氣中氯離子含量較大時,暴露在-中的不銹鋼表面可能會有一些銹斑,但這些銹斑只限于表面,不會侵蝕不銹鋼內部基體。
不銹鋼的種類很多,按其組織分類有:奧氏體鋼、鐵素體鋼、馬氏體鋼、雙向不銹鋼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大多數帶有磁性,因此,用磁體吸附不是鑒別不銹鋼的科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