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亞,氧化性緩蝕劑,有臨界濃度,取決于侵蝕性離子。被廣泛用作冷卻設備酸洗后的鈍化劑和密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的非---鹽系緩蝕劑。但需要濃度高;易促進微生物生長;可能被還原為氨,產生腐蝕;有毒。
硅酸鹽:sio2與na2o之比為2.5~3.0的水玻璃。ph為8.0~9.5,在ph過高的或者mg硬度高的水中,不宜使用硅酸鹽。使用硅酸鹽作緩蝕劑時,冷卻水忠必須有有氧金屬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被用作直流水的緩蝕劑時濃度為8~20mg/l。在循環冷卻水中,使用濃度為40~60mg/l,位25mg/l。-適用于黃銅脫鋅。
循環水運行中常見問題
循環水系統是在高濃縮下運行,實現了冷卻水的高度重---用。但是該系統的弊端是冷卻水在循環系統中循環使用,水溫升高,水流速度的變化,水的蒸發和空氣中雜物的引入,各種無機離子和有機物質的濃縮,陽光照射,灰塵雜物的引入, 以及設備結構和材料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造成循環水水質惡化。如:腐蝕、結垢、微生物等。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則無法進行安全生產,造成-的工業損失。
原因及危害:冷卻水通過冷卻塔相當于一個曝氣過程,溶解在水中的co2會溢出,因此,水的ph值會升高。此時,重碳酸鹽在堿性條件下也會發生反應。因此,在換熱器的傳熱表面上,水系統設計安裝,這些微溶性鹽很容易達到過飽和狀態而從水中結晶析出。
當水流速度比較或傳熱面比較粗糙時,這些結晶沉積物就容易沉積在傳熱表面上。此外,水中溶解的---鈣、硅酸鈣、---等,當其陰、陽離子濃度的乘積超過其本身溶度積時,也會生成沉淀沉積在傳熱表面上。這類沉積物通常稱為水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