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常綠喬木,高可達15米以上,胸徑達60余厘米;樹皮灰色,無錫楊梅苗,老時縱向淺裂;樹冠圓球形。小枝及芽,皮孔通常少而不-,幼嫩時僅被圓形而盾狀著生的腺體。在果實采收前7-10天,噴1次70%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也可噴65%---鋅600倍液;采果后,用1:2:200的波爾多液---1次,均可收到較好的效果。楊梅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并注意排水和防止鼠害。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種,于第2年1月份種子萌動,楊梅苗基地,2月中旬破土出苗。
選擇苗圃地時,應(yīng)注意苗圃地的位置、地勢與方向。苗圃地的位置,zui好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的地段。如為坡地,一般坡度不超過5°為宜,坡向盡可能選朝北或東北。楊梅多生于萌發(fā)條上者為長橢圓狀或楔狀披針形,長達16厘米以上,楊梅樹苗,頂端漸尖或急尖,邊緣中部以上具稀疏的銳鋸齒,中部以下常為全緣,基部楔形。楊梅果實呈核果球狀,外表---狀凸起,徑1-1.5厘米,栽培品種可達3厘米左右,外果皮肉質(zhì),多汁液及樹脂,味酸甜,楊梅苗木,成熟時深紅色或紫紅色;核常為闊橢圓形或圓卵形,略成壓扁狀,長1-1.5厘米,寬1-1.2厘米,內(nèi)果皮極硬,木質(zhì)。4月開花,6-7月果實成熟。
楊梅苗圃地的選擇:土質(zhì)以土壤肥沃、質(zhì)地疏松、土層深厚的砂壤土為好。土質(zhì)過松的砂土,上層易干燥,下層肥水足,根系向下伸長,形成粗而直的根系,須根不發(fā)達。粘土和鹽堿土均不宜育苗。楊梅常綠喬木,高可達15米以上,胸徑達60余厘米;樹皮灰色,老時縱向淺裂;樹冠圓球形。小枝及芽,皮孔通常少而不-,幼嫩時僅被圓形而盾狀著生的腺體。楊梅樹性強健,易于栽培,經(jīng)濟-,生產(chǎn)成本明顯比其他水果低,一般4~5年即可掛果,8年后進入盛果期,株產(chǎn)量50~8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