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重慶新派火鍋是相對重慶老火鍋而言的。
重慶老火鍋興起于九十年代中期,在二000年前后達到鼎盛。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臨江門老火鍋、橋頭火鍋等,其廳堂的表現(xiàn)形式是:磚頭壘灶,下置煤球爐后改為---爐、液化氣爐等,粗磁大碗、長條木板凳,菜品毛肚、鴨腸等論斤稱而不是論份賣,大廳內(nèi)無空調(diào),多只是安幾把電風扇,更原始的則是由店主給食客們每人一把大蒲扇,眾人赤膊,揮汗如雨,猜拳劃令倒也樂在其中。生意好的店是不賣小桌的,如兩三個人來吃,老板定會提前告訴你,“要鑲起的喲!”,意為如再有另外的兩三個人來吃,大家必須拼在一桌吃一鍋才行,而不管你們之間認不認識。“好吃狗們”嘴饞而不講究的人齊聲說:“要得,要得……!
老火鍋的底料以牛油、菜油、辣椒、花椒、姜、蒜、豆瓣等為主材,決不放香料,靠廚師掌握火候來確定底料是否炒香了。網(wǎng)站上-的重慶火鍋的制法已經(jīng)很詳盡,本人不再啰嗦了。底料炒好后開始兌鍋,先將辣椒、花椒、雞精、味精、姜籽、蒜瓣、醪糟、料酒、冰糖、精鹽等放入鍋內(nèi),再將油、水白湯按6:4比例舀入鍋中,即可出堂上桌,供客人享用了。
這種老火鍋用材簡單,炒制精到,體現(xiàn)的是原料的“本味”,追求的是火鍋的“真味”、厚重,回味悠長,但致命的缺點是太油膩,缺乏香味,增香加鮮全靠回收的老油來達到,火鍋底料工廠,而近來重慶火鍋的老油問題一直為重慶之外的食客所詬病,也成為其他流派火鍋對其攻擊的“軟肋”。
毛血旺火鍋
原料:海南雞1只;新鮮椰子1個;食用鹽;
做法:
1、海南雞切塊洗凈,瀝干水份。新鮮椰子取椰子水和椰肉。砂鍋里倒入椰子水和椰肉。煮開后放入雞塊,燒開后撈去表面的浮末。雞塊煮熟(煮開后再煮3-5分鐘),放入少量新鮮蟲草花裝飾一下,加適量鹽,即可開吃。
原料:
郫縣辣醬;麻椒;辣椒;油;醬油;蔥;姜;高湯;鴨血300克;百葉200克;白菜;黃豆芽;杏鮑菇;豆泡;
做法:
1、準備好辣椒,火鍋底料工廠加工,麻椒,郫縣辣醬,把黃豆芽洗凈備用。將鴨血切成條塊。杏鮑菇洗凈切片。百葉洗凈切絲。
2、豆泡一切兩開。白菜洗凈切成塊。鍋中注入水,燒開下入白菜汆燙一下。撈出后直接放入小火鍋中。墊底。將鴨血入沸水中焯水后撈出。另起鍋,注入油,爆香,麻椒和辣椒碎。
3、下入黃豆芽爆炒斷生。炒好的黃豆芽放在火鍋的白菜上面。再起鍋,加入油,下入郫縣辣醬煸炒。炒出紅油后加入蔥姜炒香。加入高湯燒開。下入焯水的鴨血,煮至2分鐘。
4、再下入豆泡和杏鮑菇。然后下入百葉,稍煮。將煮好的全部食材倒入鋪有黃豆芽和白菜的火鍋中。另起鍋注入油燒熱。下入干辣椒炸香。將炸好的辣椒油淋在火鍋內(nèi)即可。
配方組成
(1)原料;白菜、玉菇、豆腐、黃豆芽、水發(fā)粉條、番茄各150克。凈鯰魚500克
(2)調(diào)料:牛油火鍋底料75克,大蔥1 5克,生姜、蒜瓣各1 0克,料酒、老抽、精鹽、胡椒粉、味精、骨頭湯、色拉油各適量。
食材預(yù)處理
凈鯰魚切成1.5厘米厚的塊,放入盆中,加入料酒、精鹽、胡椒粉和味精拌勻,腌制15分鐘。
油菜擇洗干凈,分瓣;白玉菇、黃豆芽分別洗干凈,控水;豆腐、番茄切大片.水發(fā)粉條瀝水,切段;大蔥斜刀切段i生姜刮洗干凈,火鍋底料工廠代理,切片:蒜瓣切片。
調(diào)制方法
坐鍋點火,注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蔥段、姜片和蒜片爆香,放入牛油火鍋底料略炒,添入骨頭湯煮沸,調(diào)入老抽、精鹽和味精即成湯底,熄火待用。
把加工好的原料按油菜、豆腐、番茄片、白玉菇、黃豆芽和粉條的順序岔色裝入火鍋里,再碼入鯰魚塊,然后倒入調(diào)好的湯底,點燃酒精,再次煮沸至魚肉熟,即可食用。
制作提示
各種原料不要切得太小或太薄,火鍋底料工廠貼牌,否則容易碎。
鯰魚先入味,再放入火鍋內(nèi),吃的時候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