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stainless steel根據gb/t20878-2007中定義是以不銹、耐蝕性為主要特性,且鉻含量至少為10.5%,碳含量大不超過1.2%的鋼。實驗結果證明:它是一塊不怕酸、堿、鹽的不銹鋼。這種不銹鋼是德國的毛拉在1912年發明的,然而,毛拉卻并不知道這種不銹鋼有什么用途。基體為奧氏體或馬氏體組織,沉淀硬化不銹鋼的常用牌號有04cr13ni8mo2al等。其能通過沉淀硬化又稱時效硬化處理使其硬強化的不銹鋼。
在不銹鋼的表面加工中,不銹鋼都夠滿足各種表面耐蝕性能。而不銹鋼的腐蝕主要表現在:局部腐蝕亦即應力腐蝕開裂、點腐蝕、晶間腐蝕、腐蝕疲勞以及縫隙腐蝕。不銹鋼表面存積著含有其他金屬元素的粉塵或金屬顆粒的附著物,在潮濕的空氣中,附著物與不銹鋼間的冷凝水,將二者連成一個微電池,201不銹鋼,引發了電化學反應,保護膜受到破壞,稱之謂電化學腐蝕。“不銹鋼”一詞不僅僅是單純指一種不銹鋼,而是表示一百多種工業不銹鋼,所開發的每種不銹鋼都在其特定的應用領域具有---的性能。
常用牌號有06cr19ni10、022cr17ni12mo2數字代號為:s30408、s31603等。主要用于食品機械、制藥機械等衛生級設備。另外還可用作不銹鋼鐘表飾品的主體材料。奧氏體不銹鋼一般采用固溶處理,即將鋼加熱至1050~1150℃,然后水冷或風冷,以獲得單相奧氏體組織。馬氏體不銹鋼強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馬氏體不銹鋼的常用牌號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較高,故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蝕性稍差,用于力學性能要求較高、耐蝕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彈簧、汽輪機葉片、水壓機閥等。這類鋼是在淬火、回火處理后使用的。鍛造、沖壓后需退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