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的自然方法
水生植物處理廢水系統(tǒng)可以與穩(wěn)定池前的處理系統(tǒng)結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
(1)水生植物污水的凈化和處理原理1水生植物對氮,磷等污染物的吸收和去除。 2水生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和積累。 3水生植物對有毒有害有機污染物的吸收和降解。
(2)水生植物污水處理系統(tǒng)1單水生植物系統(tǒng)2復合水生植物處理系統(tǒng)3藻類處理系統(tǒng)4光生物反應器
人工濕地的水流模式1平流2垂直流3流
(3)人工濕地的應用
(4)人工濕地系統(tǒng)的集約化處理1濕地處理過的污水的預處理強化2根際微生物強化處理3人工濕地植物的優(yōu)化選擇和組合,不同形式的各種組合。
污水處理分為幾級
污水一級處理
污水一級處理又稱污水物理處理,通過簡單的沉淀、過濾或適當的曝氣,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調整ph值及減輕污水的腐化程度的工藝過程。處理可由篩選、重力沉淀和浮選等方法串聯組成,除去污水中大部分粒徑在10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質。
篩濾可除去較大物質;重力沉淀可除去無機顆粒和相對密度大于1的有凝聚性的有機顆粒;浮選可除去相對密度小于1的顆粒物(油類等)。廢水經過一級處理后一般仍達不到排放標準。
污水二級處理
污水經一級處理后,天津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再經過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氣池及沉淀池的處理,使污水進一步凈化的工藝過程。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處理污水,主要除去一級處理后污水中的有機物;絮凝法是通過加絮凝劑破壞膠體的穩(wěn)定性,污水處理設備,使膠體粒子發(fā)生凝絮,天津社區(qū)污水處理設備,產生絮凝物而發(fā)生吸附作用,主要是去除一級處理后污水中無機的懸浮物和膠體顆粒物或低濃度的有機物。
經過二級處理后的污水一般可以達到農的要求和廢水排放標準。但在一定條件下仍可能造成天然水體的污染。
污水三級處理
污水三級處理又稱---處理:污水經二級處理后,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其他污染成分(如;氮、磷、微細懸浮物、微量有機物和無機鹽等)的工藝處理過程。
含氟的廢水處理
含廢水治理措施主要有:
(1)改革工藝,減少或消除外排含廢水,如采用無電鍍法可消除電鍍車間工業(yè)廢水。
(2)含量高的廢水,應采用回收利用,含量低的廢水應凈化處理方可排放。回收方法有酸化曝氣—堿液吸收法、蒸汽解吸法等。治理方法有堿性氯化法、電解氧化法、加壓水解法、生物化學法、生物鐵法、法、空氣吹脫法等。其中堿性氯化法應用較廣,法處理不完全亦不穩(wěn)定,空氣吹脫法既污染---,出水又達不到排放標準.較少采用。